渭南市华州区郭氏宗亲联谊会

请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,登录网站手机版。

当前位置:首页 > > 信息资讯 > 简报公告

华州郭子仪碑

  • 索引:196
  • 发布时间:2018/1/23 13:58:00
  • 点击次数:
  • 加入收藏

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

郭子仪的八字精神“忠贞、智勇、宽容、豁达”



(上图)左 闫广勤老师和郭军旗会长在碑前合影



(上图)华州郭子仪祠中北宋王彰所撰的碑记 

(上图)华州郭子仪祠中北宋王彰所撰的碑记

(上图)郭军旗会长与闫广勤老师查阅碑文资料

    “郭子仪碑”,即华州区(原华县)原郭子仪祠中“唐尚父汾阳郭忠武王碑”,在华州东关唐、宋时,这个地方为华州城内东北角。相传,此地为郭子仪平定周智光之乱时,周智光被擒之处。唐代宗大历二年(767),郭子仪起兵讨伐割据同州(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县)、华州的同华节度使周智光。周智光部下迫于大军压境,在此处捉住周智光并将其斩首来献。后来,华州百姓为怀念郭子仪,在周智光被擒处之侧,祭祀郭子仪。

北宋初,华州城内有一座韩建祠。韩建是唐朝末年的镇国节度使兼华州刺史,辖同州、华州,割据一方,参与军阀混战。他曾挟持唐昭宗到华州达两年之久,阴谋挟天子以令诸侯。韩建后降于大军阀朱温,在朱温篡唐建立后梁王朝时,又曾任宰相。

    北宋仁宗至和元年(1054),崔辅任华州知州。他上任后,发现郭子仪故里没有郭子仪祠,却为唐朝叛臣韩建立庙,还有为韩建歌功颂德的石碑,不禁大为气愤,认为这是“忠义之晦而叛逆之昭”。遂令毁去韩建画像及碑,于州城东北角,即唐时华州百姓祭祀郭子仪之处建起了郭子仪祠。祠建成后,崔辅上奏朝廷,得到宋仁宗的赞扬并予以批准。崔辅以后的第四任华州知州赵刚上任,对崔辅的建祠之举深为敬佩,并请太原府佥署观察判官王彰撰写了《唐尚父汾阳郭忠武王碑记》。碑文追叙了郭子仪的业绩,歌颂其功德,记述了郭子仪祠的建造过程。嘉六年(1061),赵刚派人将其碑文楷书勒石,立于郭子仪祠院内。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,即公元1556年1月,华州发生8级大地震,郭子仪祠被毁,王彰撰文的石碑也断为两截。震后的嘉靖三十七年(1558),华州知州朱茹修复了郭子仪祠。隆庆元年(1567),陕西布政使甘茹命华州知州李,将断碑加工后重新镌刻了王彰的碑文。明《华州志》的编纂者张光孝在此碑文后作跋,记述了重立经过。“郭子仪碑”的背面,还刻有明朝嘉靖年间,几位经过华州,拜谒郭子仪祠的官员题诗题词。

   历经数百年风雨,东关郭子仪祠业已倾颓,但此碑却保存完好。

作者;闫广勤

闫广勤简介

        阎广勤,华州区(原华县)地方史志学者、郭子仪文化研究者。男,1946年出生。曾在华州区县志办、华州区民政局等单位工作。参加了1992年版《华县志》的编纂,任副主编。在任华州区郭子仪研究会副秘书长期间(1994年-2006年),为宣传郭子仪故里在华州区,为郭子仪故里与海内外郭氏宗亲的联谊,为郭子仪的生平事迹研究,做出了卓越贡献。

      2006年退休后,更全力研究地方文史。二十多年来,撰写了一百多篇专题研究文章,其中有数十篇(次)在报刊上发表,数十篇(次)在网站上发表。其中有关郭子仪的研究文章有三十多篇、20多万字。还参与或主编了几部地方文史专著的编撰,主要为:《郭子仪与陕西华县》副主编、《古今名人咏渭南》编辑、《灵秀少华山》编辑、《百年咸林》副主编、《华州史话》主编。还校注了明《华州志》,点校了清《续华州志》、清《再续华州志》、清《三续华州志》等。


最新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