爸妈的房间
- 索引:638
- 发布时间:2021/1/31 15:54:00
- 点击次数:
- 加入收藏
在我的家乡,家家户户都遵循着一条这样的家规去生活。即,和长辈一起同屋居住要遵照“东大西小”的规则来分配房间。也就是长辈要居住在最东侧的房间,为大,晚辈依次要居住在西侧的房间,为小。并且在长辈离世后,家中在世最年长的要搬到长辈曾住过的房间去居住。和家中其他人仍然按着“东大西小”的规则来重新分配居住房间。
2018年我的父母在两个月的时间里,以九十多岁的高龄相继离世。我也遵照家规搬到父母遗居的房间去居住。
刚开始我还不太适应,可随着时间的消逝,我渐渐的喜欢在这个房间居住。因为在这个房间里,我似乎能亲切的感受到,爸爸妈妈生前残留的气息。而且时常在这个房间里能回忆起爸爸妈妈的许多往事。
爸爸是一位小学教师,他工作非常的认真负责,自己研发了许多教具,时常有一些社会团体来参观学习。爸爸多年被评为省市县各级优秀教师,是德惠县第八、九届人大代表。他是高小毕业,由于工作业绩突出,他是全县唯一一个没有通过考试,由民办教师破格转正的在职教师。
我也受爸爸工作作风的熏陶,在工作上认真负责,时常向相关领导提出合理建议。极其讨厌工作中不务实的形式主义,虽然没有什么辉煌的业绩,但到退休时我会无怨无悔心安理得。
妈妈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。记得晚年她用稻草烧饭,她会在柴草里捡拾一些稻穗,在大雪封地时,把稻穗放在墙头上,喂食饥饿的小鸟。
我也继承妈妈的善良,同当地进步人士,创办了一所国学讲堂,四处寻求德高望重的国学老师来此授课。同时出资为所有学员提供午餐。为当地民风的改善尽一点微薄之力。
我又加入了两个慈善捐助群,每天都要捐一点,虽然钱款不多,但此举能提示我每天要善待遇到的一切。
在爸妈曾经住过的房间里,回想起这些往事时,我忽然秒懂古人为什么要守孝三年,我们为什么要遵照东大西小这样的家规去生活。这里面固然有着现代人无法理解,以及未能认真求知的重要意义。
古人对生活的态度是非常严谨的,他们能够放下手中的所有生计,守丧三年,并不是固执的趋于表现行孝的一种形式。而是借助实际情景,才能认真深刻的追思先人的优良品质,并得以继承,代代相传。
先人的优秀品质是持家延续血脉的中流砥柱。古人以“留万贯家财子孙未必守得住,留万卷书子孙未必读,只有阴德佑后人”为持家理念。当我们了解这些后,就不难理解祖先们为什么要守孝三年,为什么要遵照“东大西小”家规了。
有许多人在为先人上坟祭祀时会念念有词,让故人保佑什么升官发财了等等。这样的相求,能不能保佑不得而知,但我坚信,当我们继承了先人优秀品质的同时,就已经披上了先人给予我们护佑的加衣。
我爱爸爸妈妈,如今更爱爸妈遗居的房间。其就像一座灯塔,照亮了我人生之路,指引了我人生的方向,并源源不断的,给予我足够的前进动力。
郭连伟
2021.01.25
疫情无情人有情,
大门不出辞远行。
昏昏噩噩焦度日,
不如追思正人生。
感叹祖辈传家训,
静心品味悟余生。
若得先人真护佑,
举止言谈继承中。
郭连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