渭南市华州区郭氏宗亲联谊会

请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,登录网站手机版。

当前位置:首页 > > 故里风情 > 风土人情

华州剪纸

  • 索引:16
  • 发布时间:2017/6/14 21:31:00
  • 点击次数:
  • 加入收藏

剪纸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寄托情感,抒发胸臆的一种艺术形式,华阴剪纸历史悠久,承袭了华夏古文化的优良传统,是秦东的文化珍品,多见于窗棂、门帘、坑围、顶棚等住宅的环境布置。也用于陶瓷、刺绣、印染等艺术品,风格明快简洁、手法夸张朴拙。
常见的华阴剪纸作品题材有珍禽名花、嘉果惠草、还有猫、虎、鸡、狮、蝴蝶以至于风土人物古典戏曲等,凡传统题材。几乎无所不有。
华阴剪纸因地域的不同而风格各异,有的秀丽明净,有的概括凝炼,有的柔健相济,有的粗犷古拙,表现出了丰富的艺术形象。西部夫水、南北洛村一带,作品的文化内涵较高,造型着重写真,线条流畅,着色典雅,有南方剪纸的秀丽、明净,趋向于雅。东北卫峪一带风格质朴,柔中寓健,俗中藏雅,手法凝练概括,有陕北和渭北高原风格,趋向于朴。东部孟塬一带,比较闭塞,民俗色彩较浓,作品偏于粗犷、古拙,趋向于土。南部华阳地区,多是安花剪纸,对比强烈,不循法度,风格稚拙,趋于俗。

最新推荐

  • 华阴老腔华阴老腔

    华阴老腔系明末清初,以陕西省华阴县市,久为华阴县泉店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(只传本姓本族,不传外人)。其声腔具有刚直高亢、磅礴豪迈的气魄,听起来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;落音又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,采用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(民间俗称为拉波);伴奏音乐不用唢呐,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,均构成了该剧种的独有之长,使其富有突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,世代流传,久演不衰。但又鉴于该剧种这一特殊情形(家族戏),目前依然处于行将消亡的濒危状态,迫切需要长期保护

    2017-06-16浏览:1349
  • 华州秧歌戏华州秧歌戏

    华州秧歌戏是一种地摊子的表演形式,田间地头,巷道场院,舞台剧院皆可表演,曲调优美,生活气息浓厚。剧目内容以反映农村生活故事、爱情故事、民间故事、历史故事等为主。现有《办年货》《小喜接妹》《夫妻观灯》《卖杂货》等。2007年5月,华州秧歌戏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    2017-06-15浏览:806
  • 东峪孝歌东峪孝歌

    东峪孝歌是流行于陕西省华县西南山区的汉族民俗文化。孝歌,又称哭歌、丧歌、白事歌。东峪孝歌体现了古老的山区人民行孝和社祭文化,承载着山区人民重大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。

    2017-06-15浏览:1658
  • 渭南和华州地区方言民俗渭南和华州地区方言民俗

    渭南和华州地区方言民俗转场。祝贺新生儿满月的一项喜庆活动,流行于华阴、潼关等地。于婴儿满月后次日,由祖父母抱往麦场转一圈,而后去学校转一圈再回家,意为带其见世面,长见识,以祈长大后…

    2017-06-15浏览:76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