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州背花鼓
- 索引:17
- 发布时间:2017/6/14 21:31:00
- 点击次数:
- 加入收藏
华州背花鼓,因当地方言称“跳”为“bie”,故该舞在陕西华县群众中又称为“蹩鼓子”。
背花鼓作为一种民间祭祀性群舞,表演者均为男性,主要是背花挎鼓的年青人。通常由30人组成。分两队排列成纵列,每队12人,共24人;领舞和配属角色共6人,分执大小铜锣,其中执小锣领舞者2人,执大锣者2人,执大锣配音者2人。主要表演者扎一种巨型扇面五彩舞饰。挎鼓于腹前,双手击之而舞。舞姿粗犷原始,舞步多以跳为主要特征。背花随着舞者的跳动和舞姿的变化,如孔雀开屏,似旌旗飘荡。配以鼓声、锣声和演员节奏强烈粗犷豪放的呼啸声,声威雄壮,有排山倒海之势,现场气氛庄严而狂热。
建国前,背花鼓是当地群众于每年农历三月初去华山求雨“取水”队伍中的仪仗。建国后,“取水”活动虽已停止,但背花鼓却作为民间社火保留于春节活动中。
背花鼓表演的艺术风格和特征。费秉勋先生早已在他的《古舞丛说》一书及《雩舞·桑林舞管考》一文中,有了较为详细的论述。费先生说 “雩之祭,有舞有号。”也就是说在祈天求雨舞蹈的同时,表演者口里不停地发出呼号,背花鼓在表演时,表演者曾多次连续的“阿唔!啊唔!”齐气大喊,形成一种若颠若狂的阵势和气氛,这与周代“雩舞”的舞号很为相似。虽然老艺人们至今说不清这喊声的由来,但每次表演时大家都必须喊,这已经成为定规。由此推理,这种呼喊,很可能就是周代“雩舞”号的延续。
1、“华州背花鼓”历史悠久,从汉代开始,以舞蹈的形式流传至今。最初,该舞是民间的祭祀求雨活动,表演时呐喊的号子,舞蹈的步法、程式均有殷周“雩舞”的风格。服饰沿袭了东汉末年“黄巾起义”黄巾军的服装形式,更显表演队列的雄伟庄严,表演过程中鼓声雄壮、声威浩大、盛况空前,极具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。
2、华州背花鼓经历千年的演变,社会的进步,科技的发展,背花鼓的表演再不是祈神求雨,而是以群众安居乐业,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表现在民间,更是劳动人民欣欣向荣的精神风貌的展现,所以,华州背花鼓又体现了它的社会价值。
背花鼓表演的艺术风格和特征。费秉勋先生早已在他的《古舞丛说》一书及《雩舞·桑林舞管考》一文中,有了较为详细的论述。费先生说 “雩之祭,有舞有号。”也就是说在祈天求雨舞蹈的同时,表演者口里不停地发出呼号,背花鼓在表演时,表演者曾多次连续的“阿唔!啊唔!”齐气大喊,形成一种若颠若狂的阵势和气氛,这与周代“雩舞”的舞号很为相似。虽然老艺人们至今说不清这喊声的由来,但每次表演时大家都必须喊,这已经成为定规。由此推理,这种呼喊,很可能就是周代“雩舞”号的延续。
1、“华州背花鼓”历史悠久,从汉代开始,以舞蹈的形式流传至今。最初,该舞是民间的祭祀求雨活动,表演时呐喊的号子,舞蹈的步法、程式均有殷周“雩舞”的风格。服饰沿袭了东汉末年“黄巾起义”黄巾军的服装形式,更显表演队列的雄伟庄严,表演过程中鼓声雄壮、声威浩大、盛况空前,极具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。
2、华州背花鼓经历千年的演变,社会的进步,科技的发展,背花鼓的表演再不是祈神求雨,而是以群众安居乐业,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表现在民间,更是劳动人民欣欣向荣的精神风貌的展现,所以,华州背花鼓又体现了它的社会价值。